前10月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超1.2萬億元
本報記者 邱超奕
2025年11月22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1月13日,一艘裝載400箱紗線的貨輪從山東港口青島港出發,駛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在山東鄒平市的魏橋紡織綠色智能化工廠,來自巴基斯坦的訂單已排到2個月之后。
“今年公司積極出海參加展會,拓展新的國際市場。前10月對巴基斯坦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增長49.1%,對歐盟出口額同比增長59.8%,在復雜外部形勢下實現了出口穩定增長。”魏橋紡織出口負責人孫振國表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優勢產業壯大和新質生產力培育”。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品出口超千億美元,同比增長2.1%。1至8月,紡織行業對近七成國家和地區實現出口正增長。
外貿韌性,彰顯國際競爭力。“我國擁有全球最為完整、配套齊全的現代紡織產業體系,具備強大的內在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前三季度我國對歐盟、非洲等市場出口均實現良好增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劉欣認為,隨著外貿結構更趨多元化,有實力、有底氣的紡織業將不斷增強韌性。
有強大的國內大市場為依托,廣大紡織企業正搶抓內需新機遇,豐富優質供給,更好滿足持續升級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
在江蘇蘇州吳江區盛澤鎮的羅曼羅蘭專賣店,一款加入超輕隔熱材料的被芯備受青睞。“這種新品蓋起來既不悶汗,又有羽絨般的保暖效果。”羅曼羅蘭集團董事長徐德榮介紹,公司瞄准健康、綠色等細分需求,開發睡眠記憶枕頭、抗菌防螨被芯等新產品,“‘多點開花’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培育了新增長點。”
今年前10月,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超1.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10月零售額增速加快、同比增長6.3%。“戶外運動、可穿戴智能紡織品走俏,新潮流、新場景花樣翻新,新品類、新技術加速迭代,冰雪經濟、銀發經濟潛力可觀,紡織品服裝消費仍有廣闊市場機遇。”劉欣介紹。
需求端的良好表現,離不開供給端的創新升級。近年來,中國紡織業不斷攻克技術難關、突破傳統邊界,以產業創新打開新的發展空間。
在浙江紹興柯橋區,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新開發的一款梭織搖粒絨面料,在拉毛品質、起絨程度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吸引多家國際大牌前來合作。公司創新中心副主任謝萍萍表示,公司攻克了無氟防水技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紗線等難題,打破了國外壟斷,也支撐產品從跟跑轉向並跑、領跑,“如今公司每年推出上百款新品,今年以來營收和利潤增速均超過10%。”
“從人造血管、特種纜繩到汽車阻燃內飾,紡織業這個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加快向新能源、航空航天、醫療健康等領域輻射延伸。跳出紡織做紡織,現代紡織業還有很大空間,將開辟更多未來新賽道、市場新天地。”浙江理工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戚棟明說。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這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孫瑞哲表示,“展望‘十五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行業要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健康,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產業力量。”
(本報記者王偉健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2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