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效應

四川塑造厚植發展新優勢(奮勇爭先,決戰決勝“十四五”)

本報記者??張??帆 ?王明峰 ?王永戰

2025年05月02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與七省份為鄰,長江穿省而過,四川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作為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四川在國家發展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其所在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我國西部人口最密集、產業基礎最雄厚、創新能力最強、市場空間最廣闊、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四川要進一步從全國大局把握自身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使命,立足本地實際,明確發展思路和主攻方向,鍛長板、補短板,努力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鄉村振興、加強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指出:“經濟大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的擔當。”

  四川充分發揮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效應,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塑造、厚植發展新優勢,努力盡快成為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2024年,四川經濟總量超6.4萬億元﹔今年一季度,經濟總量超1.5萬億元,同比增長5.5%。

  決戰決勝“十四五”,四川加速邁出踔厲奮發、奮楫爭先的步伐。

  運用改革思維、樹牢創新理念,攜手下好“川渝一盤棋”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四川、重慶全面加強戰略協作、政策協同和工作協調,運用改革思維、樹牢創新理念,共同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

  一張能效建議清單,為川渝兩地促聯動、補短板,寫下生動注腳。

  “貴公司上月用電量同比增長28.52%,建議採取容量繳納基本電費的方式,以減少開支。”位於川渝高竹新區的四川諾陽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收到新區供電服務中心發來的能效建議清單。

  “我們統一了川渝兩地用電領域40項差異性政策,推動用電業務跨省域‘一窗受理、一站辦理、一體服務’。”新區供電服務中心主任柏健說。

  川渝高竹新區位於四川鄰水縣與重慶渝北區交界處,由川渝兩地共建,探索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嘗試稅費征管、用電服務等一體化。2024年以來,川渝兩地還協同推進重慶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開展經營主體跨區域“雲遷移”登記試點工作,川渝通辦事項擴展至355項。

  一所研究院,見証川渝堅持以改革添動能、鍛長板的生動實踐。

  在位於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歐林生物成都研究院,一款流感病毒疫苗正進行中試實驗。“我們在重慶也設立了研發機構。”歐林生物成都研究院院長助理許定花說,“面向兩地高校、企業等,提供藥物發現、評價等全方位藥物研發技術服務。”

  優勢互補、攜手同行,成渝地區正加快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如今,成渝地區已聚集生物醫藥相關企業6700戶,產業總規模突破6500億元。兩地共建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特色消費品四大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積厚成勢,能級躍升。成渝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由2019年的6.3%提高到2024年的6.5%以上,對西部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今年計劃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點項目320個,總投資約3.7萬億元,年度預計投資4414.5億元。”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介紹,其中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項目131個,年度預計投資1173.6億元。

  培育新動能、更新舊動能,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一條長江,以其磅礡之勢勾勒四川半邊輪廓。

  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四川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統籌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溯江而上,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地成勢。

  在位於自貢航空產業園的四川守創復材結構件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就一架復合材料制成的無人機機翼進行精度測量。公司從東部沿海省份而來,看中了自貢的產業集群效應。“園區聚集了10多家無人機整機企業,對部件配套企業有強烈需求。”公司技術總監趙宏飛說,園區在土地、用電等方面的支持,“也促使我們下決心投資建廠”。

  培育自貢無人機等23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成都生物醫藥等3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24年以來,四川積極吸引長江沿線省份企業入川,圍繞鏈主企業培育形成創新產業鏈,推動制造業邁向高端化。“今年,我們要實施產業新賽道爭先競速行動,抓緊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說。

  沿江而下,傳統產業加快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

  四川樂山,大型水力發電設備裝船啟程,走岷江、入長江,源源不斷運送至長江下游省份。

  這些水電設備出自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通過虛擬裝配技術,相關設備裝配效率提升了4倍。”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制造技術部副部長蔣彥坤說。

  如何加快推動更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表示,以骨干企業先行先試,示范帶動更多中小企業乘“雲”而上、借“數”發展,著力解決好“不願改、不願轉”的問題。

  滴水能穿石。2024年,四川建成智能工廠270余家、數字化車間1200余個,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10.2%。

  今年,一系列舉措正在落地:持續抓好制造業“智改數轉”和大規模設備更新,開展工業節能降碳行動,提升產業含新量、含智量和含綠量。

  抓好大開放、促進大發展,加快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

  一盒三文魚,最快48小時即可從北歐的捕撈地端上四川百姓餐桌﹔“川行天下”系列活動,簽約外貿訂單超550億元——這兩個鏡頭,照見四川開放姿態。四川抓好大開放、促進大發展,積極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

  通道暢通,內陸腹地也能變身開放前沿。

  看空中,成都國際航空樞紐開通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85條,實現五大洲全覆蓋﹔

  看水路,四川“黃金水道”常年通行千噸級以上船舶,全省通航裡程1.1萬公裡﹔

  看陸上,包括鐵路高速公路等在內的進出川大通道已增加到50條,成都國際班列已通達46個國家,輻射境外118個城市、境內聯通超30個城市。

  從“連點成線”,到“織線成網”。2024年,四川進出口總額增長9.4%,重回萬億元台階。

  “2025年,我們要恢復和開通更多國際航線,做強國際航空貨運基地,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貫通,提升中歐、中老班列等運行質效。”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造高能級開放平台載體,積極推進制度型創新,為大發展提供動力。

  今年春節剛過,15輛滿載原料的貨車以“即到即入”新模式,迅速通過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綜合保稅區卡口,完成貨物卸載。

  “新模式下,貨物申報數據通過系統傳至海關,卡口攝像頭自動識別,不僅通行時間縮短4/5以上,還降低了企業車輛運行成本。”四川新康意眾申新材料有限公司關務部部長左登旭說。

  四川還打造多環節協同體系,形成開放合力。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的13個省內協同改革先行區,以集成創新、產業協作、平台共建,激發發展活力﹔省外,簽署多個“跨省(域)通辦”合作協議,特別是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在更大范圍釋放改革紅利。

  “今年,我們將深化自貿試驗區對標領航行動,圍繞數字文創、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開展集成攻堅。”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擴通道強樞紐,穩外貿引外資,建平台提能級,巴蜀大地生機勃勃、氣象萬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02日 01 版)

(責編:劉圓圓、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